中国经济圆桌会议
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(记者郑俊天、王又令)上海大学副校长、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王丛春在新华社20日推出的大型全媒体脱口秀《中国经济圆桌》中表示,城市更新是建设创新宜居现代化的重要抓手。美丽、坚韧、文明、聪明。 “十五五”期间,以人民城市为目标,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各地要创新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,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、更有活力。 “城市更新是一个有规划的工程,必须在总体框架内考虑,实现城市总体目标,做到系统规划、总体设计。”王从春表示,下一步,城市更新要重点抓好系统建设。重点协调,完善制度保障,创新可持续再生模式。他认为,城市更新应与功能优化、空间拓展、产业成熟、品质提升和人民生活福祉协调推进,实现社会、经济、文化、治理等多方面目标。他以历史街区和上海恒福文化为例,各部门联手腾出房屋,引入社区服务、文创展览等功能。这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,也保持了老城区的独特魅力。又如黄浦江、苏州江沿岸“一河一河”建设,同时保护两岸工业遗址和历史古迹。我们从“连通开放”转向“水城融合”通过公共空间的开放以及蓝绿网络的连接,将城市的活力传递到室内。 “他们都在寻求‘维护与改造’之间的平衡,打造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。”王从春表示,城市更新工作涉及领域广泛、十分复杂。仅仅依靠公共财政是不够的。确保可持续复兴模式得到支持需要对法治和制度创新的信任。 “我们需要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,规范工作流程,积极鼓励公众和社会力量深度参与。”我们认为,构建“引导、市场管理、公民参与”多方位协同的治理模式,是持续推进城市更新的关键。 (或更多)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