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国人对中国的热情体现了中国的友好品格
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来中国。
2024年,外国人出入境人数将超过6488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82.9%。 2025年前8个月,这一数字超过了5100万。
当我遇到真实的、未经过滤的中国时,我最深切感受到的最常说的关键词之一就是“善”。
游客在上海新天地游玩。图片/供图:中新网记者 应丽清
友好关系的基础始于积极的政策。
担心签证困难?中国率先单方面扩大免签国家数量,目前名单已增至近50个。非过境签证政策已扩展到55个国家。
您是否担心支付不便?支付流程将快速简化,您的“中国购物”将更加便捷。
您是否觉得您的住宿太 Corta 了?无需转机的住宿外国人签证有效期延长至240小时。
退税有问题吗?出境退税“买了退”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。
2023年以来,签证、出入境、口岸、免税退税、支付便利等政策密集出台,外国人来华旅游明显便利。 “去中国旅游”、“中国购物”正在全球流行,“带空箱子来中国”已成为一种趋势。事实上,正如一位网友调侃的那样:“中国制造,什么都有,不用带盒子,来了就可以买。”
可以说,这一政策不仅增加了入境游客数量,也让急于转机的人们有时间逛巷子、尝小吃,把中转游变成深度游,甚至开始游历各个城市,了解中国烟花和诗歌。
如果政治是关键开国,那么老百姓的善意就是最好的名片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街头的遭遇。 “甲亢哥”和“炖鹅哥”的交流是即兴的。一个热情地把卤鹅递给他,另一个微笑着接过,尝了尝。不适瞬间消失,真诚的友谊建立起来。这一刻,“善意”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词,而是体现在这两个人灿烂的笑容中。
“城里还是城外?”你来自哪里?然而,当你踏上中国的土地时,首先感受到的却是熟悉的温暖。
友谊也融入到文化交流中。
在西安这座不朽之城,身着汉服的外国游客行走在灯海之中,品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趣,领略古今融合的长安魅力。在景德镇桃阳里街上,美国游客在土与火的对话中学习瓷器制作,体验东方美学。文化共鸣,让偏僻的地方变成宁静的“家”。
对于人才来说,这份善意就更有意义了。今年10月,专为外国青年科技人才设计了新的K类签证。不仅放宽入境人数和停留时间的限制,而且不再需要内部招募或邀请军队,减少了对人力资源入境的限制。
中国的友谊不仅体现于此,更体现在大国责任上。
中国始终是国际舞台上值得信赖的伙伴。
我们将共同建设“一带一路”,与各国搭建互利共赢的桥梁。
我们将积极开放市场,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所有产品实行零关税。d 与我们有外交关系的国家。七届进博会拟交易额累计超过5000亿美元,向世界打开了一扇“机遇之门”。窗户”。
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“放开”,制度开放稳步推进。
友好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源泉和稳定器。你给世界带来的从来不是影响,而是真正的机会。
从提高游客舒适度的细节,到对待人力资源的诚信,通过造福世界的责任,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东方大国的慷慨和信任。
中国的友好程度从来都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。这是政治上“想自己的想法”的考虑,是老百姓“想轻松帮忙”的热情,是“有朋友我高兴”的真诚。文化上的“远道而来”,外交上的“和而君子不同”的包容,共同构成了友好中国最真实的形象,重塑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。 上一篇:小昌首款智能快充电池投入运营 智米绿色出行能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



